更新时间:
走进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,来自白垩纪的珍贵化石“住”进了数字化展馆,种类涵盖鱼类、两栖类、恐龙、鸟类、哺乳动物等20个生物门类。通过大大小小的互动屏幕,游客可以扫描展品触发恐龙骨骼复原动画,也可以点击透明屏幕让鲟鱼化石“游”回水中。前沿的科技,丰富的展陈内容,为游客带来优质的科普体验。
南疆行活动依托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普资源下沉基层、服务基层的优势,面向新疆南疆全域开展2个月的系列科普活动,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,助力新疆地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和科技人才培养。
6月17日,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从陈政高同志多位亲友处获悉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部长、党组书记陈政高同志,因病于2024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72岁。
什么样的地方能一年吸引14亿人次前来“打卡”?答案是博物馆。相信很多人都是其中的一员。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。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,传承的是绵长文脉。大家发现,现在很多博物馆都在不断推陈出新想办法,在“科技”与“创新”这两个关键词上做文章,让珍贵的文物“活”起来。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,我们就跟随着总书记的文化足迹,看看新时代的博物馆有哪些奇妙之“变”。
8月28日上午,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,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。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,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(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)团长。
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,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,于6月11日对河北、山西、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。
临近国际博物馆日,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游人如织。青铜器、陶器、玉器、甲骨……这是穿越了3000余年时光长河的文化瑰宝。作为我国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,殷墟博物馆新馆为观众打开一扇通往中华文明源头的时光之门。